三峡民歌竹枝词

作者:admin添加时间:2015-09-25




乡人说:民歌无假戏无真。

看惯了文艺中太多的矫情造作,听惯了时下流行歌曲甜腻的无病呻吟,来回味这乡人俚语、村夫民谣,真如大热天遇着了一泓泉水,饥渴中钻进茅舍,农妇稚子手捧一碗透着清香的嫩包谷糊汤,清新自然,天真烂漫,不能不使你感到爽口惬意,感动得流下真诚得眼泪。

真好!

三峡地瘠民贫。道路的险阻,劳作的艰辛,自然环境的恶劣,如果不是身临其境,是很难想象得出来得。但三峡人同中华民族的别地人一样,有所思,有所想,有所歌,有所怨,有至情,有至性他们用真诚纯朴的语言,用热情哀婉的歌唱叫喊生活的艰辛,吐露世事的不平,倾诉爱情的追求和失落。“破甑蒸山麦,长歌唱竹枝。”“避人低语卜金钱, 侵晓焚香拜佛前。见说嘉陵江水恶,莫教风浪打郎船。”“瘿妇趁墟城里来,十十五五市南街。行人莫笑女粗丑,儿郎自与买银钗。”“山桃红花满上头。蜀江春水拍江流。花红易衰似郎意,水流无限似侬愁。”“鱼得浦上石累累,恰似侬心无转回。船归莫道上滩恶,自牵百丈取郎来。”

五里不同音,十里不同俗。广袤的华夏大地,乡风民俗构成了灿烂风姿的中华文化。“瞿塘女子好春游,踏碛犹知忆武侯。八阵图前寻小石,摇摇和风系钗头。”读了这首竹枝民谣,不是象面对张择瑞《清明上河图》了解北宋时期汴梁风情一样,让我们看到了一幅仕女踏碛,春游瞿塘的风情民俗画一样可爱么?

谈到竹枝词这种三峡民歌,不能不提到刘禹锡。这位中唐时期享有盛名的诗人,官也做的不小,登博学鸿词科,任监察御史。他与另一位文学家柳宗元一起,投身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,执政不及数月,便被逐出京师。刘禹锡被贬到了蛮荒闭塞的长江三峡地区,在夔州作了刺史。“投荒万死鬓毛斑,身入瞿塘滟预关。”这位踌躇 失意的地方长官大约也苦闷抑郁了好一阵子,但是,他看到他所治理的是一群纯朴善良的民众,他耳里听到的是他们热情真诚的歌唱和呼喊。歌谣能净化人的灵魂,歌谣能医治心灵的创痛,歌谣能使迷惘失意的人奋发。他感动了,他倾心了,他的贵族的心灵受到了震撼,这位享誉文坛的大诗人竟也放下了高贵的身份,走出艺术的象牙塔,与土著乡民一起捧着粗陶大碗喝酒,一起联袂跳舞,一起欢呼喊叫,一起唱着苦涩深沉的竹枝民歌,他收集、整理、加工、创作了竹枝词九首,并写了一篇动情感慨的序言。

刘禹锡在《竹枝词九首》中歌唱:“翟唐嘈嘈十二滩,此中道路古来难。长恨人心不如水,等闲平地起波澜。”知非诗诗,未为奇奇。刘禹锡的吟唱,是用以安妥他那一颗并非政治家的善良真诚,饱经忧患的心灵么?!